两小儿辩日
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,问其故。
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
一儿曰:“我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”
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孔子不能决也。
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汝多知乎?”

在这篇文言文中,两个小孩子争论的是一个有趣的问题——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人近,什么时候离人远呢?这个问题连我们的大圣人孔子都回答不出,那么,作为新时代的孩子们,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呢?从这篇精彩的辩斗文里又可以学到什么道理呢?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曾杏梅老师的课堂来看看!

要想读懂文章,读出自己的想法,前提就是要读通文章,也就是要掌握好字词字音,进入课堂之前,曾老师对孩子们的字词字音掌握情况作了一个检测,孩子们都完成的很棒!

两小儿辩日,一个小儿说早上太阳离我们近,因为早上太阳看起来大。另一个小儿说中午太阳离我们近,因为中午天气比早晨热。两个人争论的时候,大圣人孔子在一旁听着,也不能确定谁对谁错。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又会怎么“辩斗”呢,又会有怎样的精彩呢?一起来听听吧!

既然能用自己的方式“辩斗”出来,那么孩子们又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把文言文的内容说出来呢,看着面带自信的微笑,想必都是胸有成竹了。

孩子们你一句文言文原句,我一句白话译文,别样的“辩斗”也真是有趣呀!

那么,孩子们对太阳的远近又有怎样的看法呢,从孔圣人也没有解答的辩斗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呢,孩子们都热烈的探讨了起来。



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,请教的是孩子们,那孩子们又会怎么回答呢?孩子们快速的探讨以后赶紧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了起来,生怕自己的灵感飞跑了!



孩子们各持不同观点,有认同太阳刚出来离人近的,也有认同太阳中午离人近的,有认为太阳早上和中午是一样大的,并且都说出了自己的依据,看得出来都是爱动脑的孩子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