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Grand School of National Science
news
校园动态
APPLICATION
Free course or class
立即提交
在线报名
招生热线
0738-3366666
家长观课堂——记晏老师观摩课
来源:初中部语文组 | 作者:xhazxx | 发布时间: 2019-12-30 | 480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12月30日,一堂别开生面的家长观摩课在C1903班拉开序幕

    课堂一开始,晏老师并直奔主题,让学生介绍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,紧接着又带领学生积累文学常识,虽然是公开课,她还是反复题型学生做好笔记。

    孩子们自由读文本后,晏老师又提出了要求,要读出“故事的味道”,自然的引出了下一个教学篇章——讲故事。

    学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讲故事。这样一来既锻炼了概括、讲解的能力,又引导了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文本。

小展环节,课堂氛围十分热闹,一方面,学生从察其言、观其色、读其行、品其心四个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,另一方面,学生排练了以文本为基础的情景剧。家长们也深入到他们的小展中,以求更好的了解安正的课堂特色。

最后,晏老师以艾宾浩斯错觉为引子,引导学生讨论,去展开寓言辩证之妙,探求人性求索之美。

附:教学反思

第一次上家长的观摩课,也是第一次上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公开课。匆匆备课,“四位一体”抓课堂大背景下的日常生活很是充实。

看过余映潮老师的课堂设计,他对《赫尔墨斯与雕像者》一文采取了“短文长教”的处理模式。45钟下来,用成语评价人物;赏析故事三问三答的作用;品析文本叙议结合的结构方式;文学作品波澜、误会、对话表现人物、衬托等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等。

基于1903的学情,仿不了;基于学校模式,铺不来。论本人的火候,差太远。

周六定下课堂设计,“三明治”教学,讲故事、析人物、明寓意,这是寓言教学中惯用的技法,不足为新。可如何在其中锻炼孩子的语用能力,就细看操作了。

讲故事

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讲故事。一来语文学习需要读书、概括、讲解,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。学生通过调动思维、驱遣语言,进行复述,从而把握寓言故事性的特点。

析人物

赫尔墨斯这一形象的分析并无难度,我要求他们紧贴文本,去察其言、观其色、读其行、品其心!

明寓意

这也是人文目标的落脚点,通过艾宾浩斯错觉一图引发学生的讨论,得出寓意。希望他们懂得去接纳别人,正确认识自己。

    拖堂5分钟,意料之内。孩子们“自作主张”三个小组合作,队伍庞大!于是小展环节班里十分“热闹”,场面一度混乱,平时花心思培训的小组长此时功能全无!家长们在,自然知道他们的愿望,比平时给了更多孩子的“话语权”。后面的节奏有点快寓言“常读常新”,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可再多一些,我也应该更好的引导他们去展开寓言辩证之妙,探求人性求索之美。

一堂课下来,算得上流畅家长们反馈很好,可我有自知之明,没深入备课就如没花时间熬汤,语文课堂上的新度、厚度、力度都差了那么些火候,深刻反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