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党建之窗
Grand School of National Science
party
APPLICATION
Free course or class
立即提交
在线报名
招生热线
0738-3366666
邹少飞老师“笑谈”之《动物笑谈》
来源: | 作者:xhazxx | 发布时间: 2019-12-23 | 490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       2019年12月21日,邹少飞老师上校级赛课《动物笑谈》。这是一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,相对于人教版而言,这是一篇新课文。邹老师很好地解读了教材,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新教材的教学理念,为我组对于新教材的研究找到了新的突破口。
首先,邹老师以“诗歌朗读+故事”为导入,吸引学生兴趣,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,进而细致解读学习目标,分析重难点,让学生明白要学会尊重动物,爱护动物,与动物和谐相处,以达到重点突出,中心突出。

     《动物笑谈
》这篇课文过长且一篇自读课文,所以采取的是“长文短教”的方法,重点关注“笑”“谈”二字。将“马戏团 杂技的笑”与“本文的笑”做了对比,以此引入“笑”、在文中“笑”体现在哪里及讲了哪几件趣事等掌握幽默语言背后的秘密。为了学生更加快速有效的找到相关内容,邹老师出示了“自读方法”的指导 —— 一抓中心句,概括文章内容,二圈点批注,品读关键语句。瞧!同学们如获至宝,迅速行动起来……好了,接下来就是最精彩的部分——大展(感知语言,从文中找出诙谐幽默的句子进行赏析),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质疑与补充着,让课堂愈发活跃,把课堂节奏成功推向高潮。



       最后,邹老师及时总结要点——幽默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、神态描写、修辞方法等入手,通过一位同学的倾情演出(模仿“杀猪般的嚎叫”)更让大家体会到了作者描写方法的高超。在掌握了基本技巧后,邹老师实战演练,让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的小作文进行内容、手法等各方面的丰富,每位学生说完后也做到了评而有价,让学生明白不足之处在哪里,该怎么改。




       最后的最后,邹老师的“金句来了”——语文与写作之间应架起一座桥梁!而为了进步感悟主题,邹老师引导了同学们归纳了本文主旨且带领同学们回归了“单元导读,”引导这学生解读单元目标,回归编者意识,同时也抛出了自读课文的第三种方法——“善于思考,迸发无限潜能”,这更让听课的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“语文即生活”!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

        语文教学之路漫长,我们要向邹老师学习的太多太多,但不管怎样,我们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!

附:教学反思

《动物笑谈》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。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之趣主要描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,增进对人与大自然的理解,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,形成尊重劳动、善待生命的意识。

《动物笑谈》课文字数相对来说较长,所以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过程中,我遵循的教学理念是“长文短教”,主要抓住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——风趣幽默的语言。

这节课我在设计的过程中,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教学:

1、预习反馈——整体感知。我通过出示两幅人与动物的图片,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真正的“笑”,从而让学生知道本文的“笑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、笑话。那么在这个环节结束之后,我顺势引出自读课文的第一个方法“抓中心句,概括文章内容”。

2、自主学习——局部深入。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体会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。那么,我首先引出自读课文的第二个方法“圈点批注,品读关键语句”。让学生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,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批注。

在自主学习结束之后,我对本文诙谐幽默的语言做出以下小结:

抓住描写,刻画幽默效果

借助侧面,烘托幽默效果

巧用修辞,增强幽默效果

制造反差,产生幽默效果

小结过后, 我再出示学生小作文一篇进行写作方法的借鉴和提升。

3、主题探究——情感升华。主要围绕“笑”字背后的作者精神和单元教学目标中的“善待动物”进行升华。那么在这个环节结束之后,我顺势引出自读课文的第三个方法“善于思考,迸发无限潜能”。

4、拓展延伸——课外阅读。我选择了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》第五本中的《绿蚱蜢》和《与虫共眠》,要求学生根据本文学习到的自读方法,进行课外阅读的赏析。

   
     一堂课上下来,虽然各位听课老师所给的评价看似还行,但是,课后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思考,觉得还是有许多的不足。

1、学生上板未达到预期。我希望达成的目标是“以点带面”,但是学生展示所呈现的却是“面面俱到”,这还是学生预习的不够深入,以及老师引导的不够到位。

2、学生大展未达到预期。理想的大展应该是学生激烈质疑的状态,但是学生的表现不够投入,导致了我过早的干涉。所以,大展时预留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很充足,对文本的解读,也就缺乏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过程。

3、与文本的对话不够紧密。语文教学既要“艺术性”,也要追求“文本性”,所有这提醒我应该紧扣文本,扎实开展语文的语用训练。

4、留给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不够。

 

俗话说“欲给学生一滴水,老师先要有一桶水。”虽然,相对于其他老师,我有经验,但是,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,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在接下来的“课改攻坚战”中,我将学习别人的优点,克服自己的不足,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加丰富,更加有语文味。